仲华国医馆
健康资讯

脾胃一弱百病生!用中医的千年智慧,破解当代年轻人的脾胃困局

发布时间:2025-04-30

脾胃一弱百病生!用中医的千年智慧,破解当代年轻人的脾胃困局

 

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“脾胃者,仓廪之官,五味出焉。”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,脾胃被尊为 “后天之本”,是人体气血生化的源泉,如同生命的 “加工厂”,承载着运化水谷精微、滋养全身的重任。然而,当代年轻人一边熬夜刷剧点外卖,一边保温杯里泡枸杞,“十个年轻人九个胃不好” 成为普遍现象,消化不良、腹胀腹痛、食欲不振、疲惫乏力等症状频繁出现,这些其实都是脾胃发出的 “求救信号”。

脾胃虚弱:当代年轻人健康的隐形杀手

脾胃虚弱并非一朝一夕形成,其背后隐藏着诸多当代生活的 “致病因子”。从中医角度来看,以下因素正在悄悄侵蚀着我们的脾胃健康:

饮食失节:奶茶当水喝,炸鸡烧烤不离手,生冷食物随意吃,这种毫无节制的饮食习惯,就像给脾胃套上了沉重的枷锁。生冷食物易伤脾胃阳气,油腻辛辣之物则会加重脾胃运化负担,久而久之,脾胃功能便会受损。

作息紊乱:熬夜追剧、通宵加班成了家常便饭,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。中医认为,夜晚是阳气收敛、脾胃休息的时间,长期熬夜会导致阳气无法潜藏,脾胃得不到应有的休整,功能自然下降。

压力过大:工作、生活的双重压力让很多年轻人长期处于焦虑、抑郁的状态。情志失调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,进而横逆犯脾,导致脾胃运化失常。

缺乏运动:长时间久坐不动,身体气血运行不畅,脾胃的气机也会随之呆滞。就像一台机器长期不运转会生锈一样,脾胃缺乏运动的刺激,运化能力也会逐渐减弱。

脾胃虚弱一旦形成,身体便会出现各种不适:饭后腹胀、反酸嗳气是脾胃运化无力,食物无法正常消化;大便溏稀或便秘,是脾胃升降失调,水湿运化失常;身体沉重、容易疲劳,是脾胃虚弱导致气血生化不足,无法濡养四肢肌肉;面色萎黄、气短懒言,是脾胃虚弱,气血亏虚的外在表现;舌苔厚腻、口苦口臭,则是脾胃湿热内蕴的典型症状。

中医智慧:调养脾胃的实用良方

想要改善脾胃虚弱的状况,中医有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:

艾灸驱寒:艾灸足三里、中脘、神阙等穴位,能温阳散寒、健脾和胃。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,艾灸此处可调节胃肠功能;中脘穴位于胃脘部,能促进脾胃运化;神阙穴则是人体的先天之本,艾灸神阙可温补元气,增强脾胃功能。

按摩促运化:每天早晚用掌心顺时针按摩腹部,每次 10 - 15 分钟,可促进胃肠蠕动,增强脾胃运化能力。按摩时力度要适中,以腹部微微发热为宜。

食养脾胃:除了外部缓解,饮食调养也是养护脾胃的关键。以下几个简单易做的食谱,能让你在享受美食的同时,滋养脾胃:

山药小米粥:小米被誉为 “代参汤”,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;山药更是健脾益胃的佳品。将山药去皮切成小块,与小米一同煮粥,煮至软烂即可。每天早上喝一碗,既能温暖脾胃,又能补充营养。

南瓜红枣粥:南瓜性温,味甘,入脾、胃经,有补中益气、健脾暖胃的作用;红枣能补气养血。把南瓜切成小块,与红枣、大米一起煮粥,香甜可口,适合脾胃虚寒的人食用。

茯苓芡实莲子粥:茯苓利水渗湿、健脾宁心;芡实益肾固精、补脾止泻;莲子养心安神、健脾止泻。将这三种食材与大米一起煮粥,具有很好的健脾祛湿功效,尤其适合湿气重、脾胃虚弱的人。

脾胃虚弱看似只是小问题,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,与我们的整体健康息息相关。从现在开始,遵循《黄帝内经》的养生智慧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用中医的方法和食养的方式精心呵护脾胃,让健康常驻。毕竟,只有脾胃强健,才能吃得香、睡得好,拥有充沛的精力去拥抱美好生活。

生活中你还有什么调理脾胃的美食食谱吗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小编将抽取幸运观众送上精美小礼品一份~

 

脾胃一弱百病生!用中医的千年智慧,破解当代年轻人的脾胃困局

脾胃一弱百病生!用中医的千年智慧,破解当代年轻人的脾胃困局

仲华国医馆 版权所有 2016-2020 豫ICP备1101474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