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9-23
秋季天高气爽,气候宜人,但不少人会在这个季节出现一系列不适:口干舌燥、皮肤干痒、咳嗽鼻塞,甚至情绪低落、心烦意乱。这些症状可能正是中医所说的“秋燥”和“脏燥”在作祟。
中医理论中,秋燥是指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系列不适。秋季阳气渐收,阴气生长,气候干燥缺乏水分,人体易感受燥邪,从而产生一系列“干燥”症状。
主要表现为口鼻干燥、唇裂、咽喉干痛、干咳少痰、皮肤干燥、瘙痒脱屑、大便干结、小便短黄、舌红少津,苔薄黄等。
“脏燥”首见于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,指因阴血亏虚、五脏失养,特别是心脏失养所致的情志异常。好发于女性,尤其是更年期女性,秋季由于气候干燥,人体阴液更易亏损,故而更容易发生或加重。
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,喜怒无常、心烦失眠,多梦易惊、悲伤欲哭,频打哈欠、心悸不安,神疲乏力等。
秋季润肺:告别干燥不适
秋意渐浓,空气中的湿度逐渐降低,不少朋友开始感到咽喉干痒、口鼻干燥,甚至出现干咳少痰、皮肤紧绷等不适。从中医角度看,秋季对应人体肺部,"燥易伤肺",若日常调理不当,容易出现津液不足的情况。